成果介绍

成果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成果管理 >成果介绍 >正文
  • 2020年度“百部篇工程”三等奖——张天云 崔玲玲《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的馆校合作学习活动研究》作品简介
  • 来源: 发布于:2022-02-19 12:16:26 阅读:次 字体:[ ]
  •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的馆校合作学习活动研究》作品简介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2018年发布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中更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作为了21世纪人才素养模型的核心。所以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到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基础教育等各个学段,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丰富的馆藏为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提供了资源保障。大同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馆藏文物1.3万余件,馆藏珍贵文物3000余件。以大同古代各个时期对华夏文明的特殊贡献为视角,突出了作为帝都、边塞要镇在古代各民族文化交流各方面的独特作用,揭示出大同自古以来所秉承的开放、包容、追求和谐、顽强生存的可贵品质,而这些精神一脉相承,同样是大同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

    著作立足于大同市博物馆馆藏,在对内容进行选择和设计过程当中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引入STEM教育理念,通过对馆校合作活动的研究,在场馆与学校之间架设基于共同培养目标的桥梁,充分发挥博物馆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寻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和统一,搭建协同学习平台,共同来构建课程、设计学习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著作共十章,第一章主要包括场馆学习概述、场馆活动的类型、场馆学习特征、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场馆中的新技术、馆校合作。第二章主要包括场馆学习的思想基础,场馆学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核心素养,论述了美国核心素养与“4C核心能力”、中国核心素养、馆校合作的关系。第四章STEM教育,论述了STEM教育的概念及美国、英国、德国、中国STEM教育的发展历程,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STEM教育与学校教育活动的融合研究,STEM教育与场馆学习的合作研究。第五章到第十章依托大同市博物馆馆藏,完成了“地球的霸主”“祖先的足迹”、“古代青铜器”、“司马金龙家的房子”“文字发展之旅”、“大同文化发展之旅”六个馆校合作活动的系统设计。

    本书兼具指导书与工具书的优势:以具体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据,以系统的教学设计流程作为规范,能够实现对展品全方位、立体化的解读,为开展馆校合作学习活动的有关学校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参考。